3月9日下午,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创新启航,未来可期”创享沙龙主题讲座在一站式社区火热开讲。四位双创达人携实战经验,为参加讲座的100名同学剖析挑战杯备赛要诀,现场创新思维持续碰撞。

创享沙龙主题讲座现场
活动聚焦“挑战杯”备赛核心环节,四位嘉宾以自身“从0到1”的突破经历,分享了不同领域项目的选题思路以及备赛经验。

外国语学院李黔湖分享
英语专业李黔湖给出语言类项目建议,针对“中式英语”易踩坑问题,他提出“双审校机制+文化适配”方案,强调“专业翻译只是起点,跨文化共鸣才是赢得国际评委的关键”。

外国语学院刘娅分享
非遗赛道代表刘娅提出“以文化内核驱动商业价值”的理念,通过文创产品开发与数字化传播,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实现可持续运营,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吸引力的IP矩阵。

商学院魏欣分享
魏欣针对公益项目依赖外部资源的痛点,以自身项目为例,打破“公益只能靠输血”的定式,解析如何设计“自我造血式”盈利模块,例如通过定制化服务实现自给自足。

双创学院段迪分享
面对科技创新项目普遍存在的“落地难”,段迪建议可以先用3D打印制作低成本原型验证技术,再借校企合作推动产品迭代,让尖端技术真正服务市场需求。

四位主讲人与现场同学互动交流
在互动交流环节,针对学习成果转化问题,段迪回应:“学术成果转化需要科学方法论支撑,我们通过MVP快速验证技术市场匹配度,同时以专利布局构筑技术堡垒,让基础研究通过商业场景实现价值反哺,这正是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双向校准过程。”谈及资源整合,刘娅建议:“非遗需要年轻化表达,一个爆款短视频或跨界联名,就能让传统技艺破圈。”魏欣分享的暖心瞬间引发共鸣:“当听障儿童用手语比出‘梦想’时,比赛名次已不再重要。”
参会的23级唐倩同学说:“这不仅是一套备赛攻略,更是开启创新思维的密钥。”
这场持续120分钟的思维盛宴,将“挑战杯”从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2025年“挑战杯”,等你来战!
图|肖梦莹
文|刘娅
一审|李菁菁
二审|张维域
三审|严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