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微信关注
二维码
   
本站首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校园风景 
典型党员人物专访——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深入基层服务,践行“两学一做”系列报道(二)
2016-08-03 00:00 张静 

本网讯 7月15日,为深入学习与践行“两学一做”,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卢静带领部分学生党员在龙里县谷脚镇谷脚小学对几位典型党员进行了人物专访。

杜作权:沥血风雨人生,身残甘之如饴

杜作权同志于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让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是一名和蔼可亲的辛勤园丁,也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多年来,他默默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地用他细致谦逊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99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杜作权同志毫不犹豫地就参加了高考并高出了当时的录取线几十分,可是由于身体原因,他并没有被录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仍然坚持学习,考了三次以后,他不得已只能选择另外一条路—回到村子当民办小学教师。而这一做,就是37年。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杜作权同志用他的一生为我们竖起了一面坚定的党员大旗!值得我们所有的党员学习。

杨恒:再见师院人,共筑师院魂

杨恒,贵州师范学院09级美术教育专业学生,2012年本校专升本,2014年美术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中共党员。毕业后成为省媒记者,2015年考特岗来到龙里谷脚小学,现任小学美术教师。

采访中,杨恒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是他的梦想。在任职省媒期间,他有幸走访了多所小学,发现这些学校严重缺乏美术老师,于是他果断地留了下来。他是师院学子,更是共产党员。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注重知行合一,以学促做,把学习教育与推进中心工作、解决家长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践行“两学一做”,立足岗位讲担当、比奉献。

潘丽华:花开基层三十载,慷慨无私助学子

潘丽华同志,1986年进入教育系统,30年来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她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按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去做,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学生以爱做为教育的前提,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从思想、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认真规范自己,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书。

在这三十年中,曾先后任教于三所学校。潘丽华同志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路标,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一直把教育事业当作是一种乐趣,有着年轻的心态。来谷脚镇小学之前在福泉市第三小学任教,2015年8月来到谷脚镇小学支教,也许是一个意外,也许是一种缘分,在这个地方,潘丽华老师资助了两名学生不仅多了一群充满求知欲的、天真纯朴的学生,更是多了一群儿女。

马建华:千万青春留沃土,一泓碧水存山岳

他是来自上海的知青,1969年3月来到贵州龙里,由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1990年放弃了回城的机会。1989年的时候被推选为龙里县政协委员,当了3年的代表,在第二年的时候入了党。在92年,开人代会要推选委员,被推选成为了人大代表。后来成立了教育辅导站,就担任教研员,辅导整个区的数理化。

马建华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认真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贯彻和学习党中央的重要思想。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几位党员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向我们集中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为教师党员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两学一做”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 外国语学院 审核/刘红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