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1 日至 18 日,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普’公英”法治宣传队走进毕节市金沙县柳塘镇中心小学,以互动实践为桥、寓教于乐为帆,将法律与健康知识化作“蒲公英种子”,在乡村少年心中播下法治信仰与成长力量。

图1 宣传队与孩子们的合照
以案释法,筑牢少年安全“防护网”
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宣传队精选校园霸凌、网络信息泄露等贴近少年生活的真实案例,带领孩子们在情景分析中走进《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遇到有人故意推搡怎么办?”“陌生人询问验证码该怎么拒绝?”互动问答中,孩子们不仅学会识别潜在风险,更掌握了“及时告诉老师家长”“留存证据报警”等自我保护技巧,为校园生活与数字世界筑起坚实法律屏障。

图2 普法小课堂
禁毒防艾,点亮青春成长“指明灯”
“这些花花绿绿的‘糖果’可能是新型毒品!”在禁毒教育课堂上,仿真毒品模型前围满了好奇的身影。宣传队以“‘毒’步难行?‘禁’显少年担当”为主题,通过情景演绎“陌生人递水”等场景,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毒品的伪装性与危害性,更手把手教大家“坚决说不”“及时举报”的具体方法,激发抵制毒品的自觉意识。

图3 禁毒课堂讲解

图4拒毒情景模拟
防艾小课堂则用趣味科普动画拆解传播途径,通过“风险情境猜猜看”互动游戏,破除“日常接触会传染”的认知误区,传递“早知晓、早预防、早检测”的健康理念。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放下顾虑,主动提问交流,逐渐树立起对艾滋病的科学认知与健康责任意识。

图5防艾小课堂
此次实践活动虽短,却让法治的种子扎根土壤、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作为“三下乡”实践的生动注脚,此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少年法治信仰的培育。未来,“‘普’公英”宣传队将继续带着韧性与热情,让法治的芬芳飘向更多乡村角落,为乡村振兴与法治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图文|外国语学院
一审|李菁菁
二审|张维域
三审|严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