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微信关注
测试
   
党建思政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党建思政>>理论学习>>正文
 党建思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
2019-10-23 10:58 房 宁 丰俊功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这条政治发展道路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是历史的选择。这条政治发展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这条政治发展道路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

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正确政治发展道路都是在其特定社会政治条件下、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长期发展演化形成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制度形态也有较大区别,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历史逻辑:历史环境的规定性

政治发展道路有其自身历史逻辑,各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都与其历史特点、历史任务、历史进程等紧密相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也应基于该国特定历史环境进行具体评价。习近平同志强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要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出发。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侵略引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政治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关键事件、重大历史选择、重大制度建构都与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紧密相关。在此背景下,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围绕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各种主张、试验各种方案。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还是总统制,都未能获得成功。长期的斗争使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不真正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不改变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解决不了中国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构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进入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越来越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唯一正确道路。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政治发展道路有其自身理论逻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不断推进的,这些思想理论是政治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指引。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开创并不断拓展的。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逻辑起点。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内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国家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国家各方面事业和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民民主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一种纯粹的形式,而是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功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习近平同志围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深刻论述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思想指引。

实践逻辑:基本国情的现实基础

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逻辑,是指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是主客观条件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和设计的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等,是制度产生的土壤和存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制度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比如,中华文明诞生于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一国情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影响,要求政治制度必须具备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配资源和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的能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在不断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回答和解决了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问题。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其中的关键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有力的政治保障。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权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选择的制度和发展道路都必须建立在基本国情之上。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升,一幅以民主与法治为鲜明底色的政治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以更大的政治定力和勇气,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阔步前进,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迈入新境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