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了让我院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听说课教学实施,树立我院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理念,在学院领导的协商安排下,5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21级、2022级英语全体同学由岑艳琳、王声付、石楚瑀和黄涵等老师带队,到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参加了“贵阳市教育局三名工程·张莉菲名师工作室《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研究》”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暨专业见习/研习交流活动。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还有来自贵阳市第十六中学的邵岚校长、杨梦影校长和英语组教师及学生。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听说课例展示,由贵阳市第十六中学的何艳老师分享了《人教版Gofor it !七年级下册Unit7It's raining! Section A 1a-2c》,何老师亲切的授课风格和扎实过硬的英语素养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中,何老师利用讯飞语音技术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教学过程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步骤过渡自然,重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学活动互动性好,同学们纷纷踊跃参与。随后,岑艳琳、黄涵对何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接下来贵阳市十六中学的杨梦影副校长,对市级课题《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进行了介绍。最后杨院长希望更多的一线老师和同学们树立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活动的第三个部分由张春阳教研员主持,张老师的讲座题目为《Learning styles and teaching》。讲座就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将学生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三大类。张老师通过有趣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最后张莉菲老师以《新课标、新中考背景下初中英语口语听说教学原则与策略》为主题,就中考人机对话口语测试训练的题目和评分标准,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让同学们了解考试动态,提高教学素养。
持续三个半小时的教研活动即有理论层面的讲解又有教学流程的真实展示,内容丰实,可操作性和可迁移性强。在场的主讲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高,反馈效果好。通过参加此次教研活动,学生们深切体会到要设计好一堂听说课,教师首先要吃透文本材料,对材料进行整合。教学设计既要在理论层面有深度,又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专研教学理论,唯有教研并重,才能教学相长。
文/图 黄涵 审核/ 李振国

岑艳琳老师做专家点评

何艳老师正在为学生们授课

杨梦影副校长为同学们介绍课题情况

张春阳老师与学生互动

张莉菲老师主持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