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一)课程构成
大学英语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课程12学分、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分和ESP通识性课程2学分三个部分,要求学生必修完成第一至第四学期基础英语课程及课外网络自主学习,选修完成第三至第四学期ESP通识性课程2门。
(二)课程内容
1.基础英语课程是以教授基本的语言技能为目的的英语语言课程,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
2.课外网络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3.ESP通识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所开设的课程,分为理工类、文史类及音体美类,该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课程统一开设(选修课程必选课程)。文史类课程侧重于语言知识或人文知识的讲授,拟包括:文秘英语、商务英语、求职英语、旅游英语、导游英语、酒店英语、英语电影赏析、西方音乐鉴赏、西方文化、英美文学、英美诗歌教程、英语散文选读、法律英语、第二外语等。理工类课程拟包括:科技英语、教育技术英语、IT英语、商务英语、管理学英语、求职英语、英文电影赏析、第二外语等。音体美类课程拟包括:经典英文流行歌曲文化赏析、英文电影赏析、裁判英语、体育英语、广告英语、美术英语、戏剧英语、求职英语、第二外语等。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听说训练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助其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考核方式:
大学英语为公共必修考试科目,每学期按教学计划完成授课内容后,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实行闭卷考试,分别为: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和大学英语(四)的考试。考核内容涵盖视听说和读写译两大主干课程的相关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模式为:形成性评估(40%)+终结性评估(60%)。形成性评估主要通过平时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网上自主学习情况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估;终结性评估采取期末课程考试形式,该考试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参考教材:
1.郑树棠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余学军主编,《大学英语听与说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傅勇林,王大伟主编,《创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曹航,魏渊,李霓主编,《大学英语快速阅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5.翟象俊,余建中,陈永捷编著,《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翟象俊,余建中,陈永捷编著,《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