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的目的和意义:
1、提升外国语学院的学术形象,促进科研发展。
我院专业师资队伍年轻,科研总体能力较弱、科研水平受到了一定限制。成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有利于整合科研力量、培育科研研究队伍。研究中心将不断为广大教师提供科研信息,组织科研课题申报和科研攻关,组织学术研讨,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广阔的科研平台、创造学术研究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外国语学院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建设的快速发展。
2、以科研促教学,实现全院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系统的科学研究,可以使本院教师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有利于教师将新知识和新成果转化到教学内容中去,从而形成理论水平高、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日常教学内容,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也只有参与科研才能真正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和自身素质修养,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从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3、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外国语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1年6月9日,贵州省教育厅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院校率先扩大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指出:“全省教育系统必须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提升我省教育的整体水平、缩小与全国的差距,这是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我省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将“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加强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作为省内高等院校率先扩大开放的重点工作而专门提了出来。本研究中心成立后,将顺应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要求,不断加强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外树立起外国语学院学术发展的新形象,提高外国语学院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基础和已有条件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依托于外国语学院高级英语、基础英语和对外汉语三个专业教研室,人员配备上注意了老、中、青结合,组建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相互搭配的科研梯队。研究人员的专业方向覆盖面广,涵盖了文学、翻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等,他们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又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资金支持方面,研究中心申报到校级、省级研究课题后,外国语学院拟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此外,外国语学院教师均可以“项目研究员”的名义进入中心。凡拥有被研究中心认可的科研项目的本院教师,可在研究中心获得相关学术指导。凡在科研项目形成初期或申报过程中,接受研究中心指导和扶持,并获批准的各类科研项目,以及由研究中心提供指导、并以研究中心名义发表的论文均属于本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三、与学校学科建设的关系
本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工作开展与学校总体的学科定位、学科规划和学科设置并不矛盾。相反,它能进一步优化学校整体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布局。因为,本研究中心成立后将扎实地立足于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来展开学科建设和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等方式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出于凸显学科优势和集中研究力量的考虑,外国语学院目前决定只设立唯一的一个非编制性科研机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四、与国内同行的比较
同国内同行相比,本研究中心由于起步较晚,加上部分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我们与他们的差距还比较大。但是,我们坚信,在学院领导的号召和率领下,通过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我们总有赶超的一天!
五、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中心的两大研究领域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1、 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可分为两大类: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micro-linguistics )只研究语言本身的内部结构体系,不涉及语言以外的事实,普通语言学中的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逻辑语义学以及历史语音学等都属于微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istics)除了分析语言自身的体系外,还联系语言以外的、与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的因素或学科来研究语言,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都属于宏观语言学。
从研究对象来看,现代语言学有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即由研究语言本身的系统转向跨学科的研究,因而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如近年来新兴起的话语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国情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
2)由结构研究转向对功能和应用的研究。如果采用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则从前注重研究“语言”,现在更注意“言语”。
3)由单一语言研究再次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但不同于历史语言学),于是有了对比语言学的兴起。
从研究方法上讲,现代语言学也有三大趋势:
1)先从演绎法转为归纳法,又从归纳法转向演绎一归纳法。
2) 从单层次、单角度、静态的研究转向多层次、多角度、动态的研究。
3)从手工操作转向高科技的运用。
2、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是指: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由实践的需要来决定,通常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和机器应用语言学。
从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来看,机器应用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来处理自然语言,发展到目前,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语音学、机器翻译、情报检索及文字信息处理等。一般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则从最初的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拓展到目前的很多方面,如:语言政策、教学改革、英语教学法(含网络、电大、函授等远程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教材评估、英语专业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ESP、中小学英语教学)、二语习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双语教育、教师教育与发展、评估与测试、词典学、计算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语料库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从研究方法上看,应用语言学有四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1)研究的重心从语言本体、教材与教法向学习者主体,特别是影响学习者的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系统转变。
2)研究呈现跨学科与多学科综合的趋势。应用语言学研究不再是以教学本身作为单一的研究对象,而是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方位的面貌。
3)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理性化、规范化趋势。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不再片面强调某一种方法,而是多方法的有机结合。如今,语料库方法(corpus approach)已发展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手段。
4)多变量(variables)研究兴起。
六、研究工作计划
1、确定四个学科攻关方向及相应的负责人:
1)中外语言对比及跨文化研究 (负责人:蒙昌配)
2)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负责人:张河川)
3)外语教学研究 (负责人:赵静)
4)英美文学研究 (负责人:王薇)
2、建立研究中心科研工作学期例会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中心科研工作会议,每学年召开一次全中心的科研表彰会议。
3、鼓励各教研室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小型学术会议和读书活动。
4、根据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外界学术动态,并向外宣传本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和人员,争取学术话语权和生存空间。
5、 加强同高水平专家学者的联系,积极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我中心举行高水平学术讲座。聘请专业学术期刊、学报主编来我中心讲学,为全中心教师的科研创作和发表提供平台。
6、 逐步创造条件,争取主办一定层次的学术会议。
七、研究机构3年内的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
1、科研成果方面:每年取得一个厅级科研课题,每三年取得一个省级以上课题或一个横向课题,力争取得并承担国家级课题。
2、教材建设方面:力争三年内出版自编高水平教材一部。
3、加强横向联系和交流,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成为省内外同行专家到贵州师范学院讲学、考察、交流的主要接待平台。